在国际刑事司法协助近年来的实践中,外国向瑞士请求提供其银行客户信息、移交银行保管资金的案件数量大、成功率高,这冲击着人们对瑞士银行保密制度的固有印象。瑞士的银行保密制度经历了由严转松的漫长历史进程,这一变革既反映了大国博弈的压力,也体现了瑞士对全球税务合作趋势的回应。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参与国能否突破瑞士银行保密制度的红线,取决于瑞士官方对不同利益的权衡。理论上,银行秘密可能上升为瑞士的国家利益,从而成为影响瑞士参与国际合作的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阻碍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作用;实践中,人们几乎没有承认过银行保密制度所维护的客户利益比瑞士参与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利益更重要;程序上,银行秘密只能发挥有限的迟滞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执行程序的作用。在涉外刑事司法协助实践中,司法机关对国家利益的评估通常需要参考外交机关的专业意见。基于此,中国向瑞士等具有类似银行秘密制度的国家提出刑事司法协助请求时,应当通过政治外交渠道营造合作共识,引导对方将司法合作纳入其国家利益评估体系,有效提升刑事司法协助请求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