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目录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法律实证研究视角下的仲裁法修订:共识与差异
  • [摘要]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酝酿重大修改,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北京市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与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于2020年6月联合推出首份《仲裁专家意见调查问卷》,有效回收国内仲裁专家回复102份和国际仲裁专家回复6份。调查结果显示,在多个修法焦点议题上已形成显著的专家倾向性意见(超过三分之二的绝对多数),包括引入仲裁地概念、确立仲裁自裁管辖权等弥补现行法律不足的规定,同时亦在网上开庭与电子送达等“前瞻性”立法方面形成专家共识。值得注意的是,在纠纷可仲裁性以及临时仲裁合法化等问题上,国内专家意见与国外专家分歧显著,这表明立法需要在仲裁法律制度的国际化与本土适应性上作出适度平衡与合理安排。比照2021年7月30日司法部公布的《仲裁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多数条文修改与问卷调查反映的专家共识契合,但在电子仲裁协议、仲裁员任职资格以及仲裁员责任豁免等方面仍存差异。
  • 毛晓飞
  • 全文[ PDF 2305602.0 MB ] 2021.6(8):110-126  共有 3188 人次浏览
  • 外国惩罚性损害赔偿判决的承认与执行——以大陆法系国家司法实践为考...
  • [摘要]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在大陆法系不同国家中的接纳程度大相径庭,各国对于外国法院所作出的惩罚性损害赔偿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的态度也各不相同。对于惩罚性赔偿金的性质,各国一般倾向于不直接认定为刑罚性质,但对惩罚性损害赔偿裁决一般均通过在公共秩序审查环节予以限制,德国和日本最高法院目前整体性认为损害赔偿裁决违反本国公共秩序,法国和意大利则认为其本身并不违反国际公共秩序,但通过比例原则予以审查。中国可以在采取分割承认与执行的基础上,对于超出实际损失部分的惩罚性赔偿金根据比例原则进行逆向推论下的利益均衡审查。
  • 吴用
  • 全文[ PDF 1494959.0 MB ] 2021.6(8):98-109  共有 2966 人次浏览
  • 美国域外管辖权限制因素研究——以第三和第四版《美国对外关系法重述...
  • [摘要]在1987年第三版《美国对外关系法重述》的基础上,美国法学会2018年出版了第四版。第四版延续了第三版将管辖权区分为立法管辖权、司法管辖权、执法管辖权的做法,并重述了相应的限制因素。第三版在对国际法重述的基础上,将合理性原则作为域外管辖权的核心限制因素。而第四版则是对国内法及司法实践发展的重述,将国际礼让作为域外管辖权的主要限制因素。从合理性原则转向国际礼让、从对国际法的重述转向对国内法的重述,体现了外交事务例外主义在美国的兴起和潜在的衰落,以及国际法在美国的地位浮沉。在域外管辖权问题上,中国应坚决反对美国轻视国际法的做法,坚持遵守国际法,将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与促进国际社会和谐稳定相统一,对域外管辖权的行使进行必要的自我限制,警惕过度的域外管辖。域外立法管辖权的行使应不违反合理性原则,域外司法管辖权冲突的解决应坚持国际礼让原则,域外执法管辖权的行使应遵循国际合作原则。
  • 郭玉军 王岩
  • 全文[ PDF 1726226.0 MB ] 2021.6(8):82-97  共有 5107 人次浏览
  • 数据竞争的美欧战略立场及中国因应——基于国内立法与经贸协定谈判双...
  • [摘要]数据的国家间竞争态势日益形成。美国事实上已经将自己的企业打造成了美国在网络空间的国家利益的载体,其数据安全和治理方面的法律和政策工具随着美国企业走向全球,促成美国企业尽可能地掌握和控制全球数据。欧盟则沿着数字单一市场和技术主权两条主线,为欧洲企业消除了在区域内数据获取和控制的壁垒,极大地抬高了外国企业在其境内运营的门槛,并通过域外管辖和数据跨境流动管控实现其数据治理秩序向境外“投射”以促进其企业全球化运作,进而更多地掌握和控制全球数据。在世界贸易组织电子商务规则谈判中,美国和欧盟各自提出了提案以固化其国内形成的数据安全和治理秩序。当下中国通过的立法更多的是设立了数据安全和治理的框架、流程、工具,缺乏对数据竞争的实质性立场,进而导致经贸协定谈判中中国方案的“隐而难发”。中国需要尽快扭转这一局面,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规则基础。
  • 洪延青
  • 全文[ PDF 1730555.0 MB ] 2021.6(8):69-81  共有 3083 人次浏览
  • 《指导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协定》的再审查及我国考量——以...
  • [摘要]近年来,外空资源开发技术及外空商业化快速发展,外空资源开发的法律环境出现新变化,使得重新审查《指导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活动的协定》的必要性凸显。由于人类共同继承财产概念存在分歧等原因,该协定尚未得到大多数空间活动国家的接受。该协定在建立统一的外空资源开发国际机制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应考虑在联合国框架下推动对其进行审查,这是我国主动参与外空资源开发国际立法的有利契机,可以为我国外空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及商业化发展赢得窗口期。我国在相关谈判过程中,应结合审查进展、主要空间活动国家的态度、我国外空资源开发技术发展水平等具体情况加以综合考量。
  • 杨宽
  • 全文[ PDF 1874597.0 MB ] 2021.6(8):54-68  共有 3807 人次浏览
  • 论国际人权条约中的国家间来文
  • [摘要]国家间来文是国际人权法的一项重要监督机制,广泛规定在联合国和区域人权条约中。综观各项人权条约中的国家间来文程序,它们具有强制性或任择性、法律性或政治性、对应性与非对应性、公益性与自利性等特征。与国际人权法其他监督机制相比,国家间来文在程序的便利性、适用对象的广泛性、发起程序的规范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是鉴于该程序难以克服的政治化倾向,各国出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国际关系等因素的考量,很少启用这一程序。2018年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迎来了联合国层面的首批国家间来文,该程序的启动主体、适用事由、受理条件等制度要素首次经历了实践检验。其中巴勒斯坦国针对以色列的来文引发的国际人权法对世性与国家同意原则之争,预示着需要更加规范地利用国家间来文程序。
  • 戴瑞君
  • 全文[ PDF 2281616.0 MB ] 2021.6(8):35-53  共有 3228 人次浏览
  • 论国际法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从“公法”译词展开
  • [摘要]丁韪良翻译《万国公法》是西方国际法正式传入中国的开端,他找到了中外两个不同世界秩序和知识系统的共同用语——“公法”,从自然法角度把国际法描绘成超然存在的公理及各国普遍遵守的公正法律,并从中国古世公法中找到近代国际法的源头,为国际法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扫清障碍。此后虽历经时代变迁,“公法”概念及义理一直影响中国国际法的定名和发展,今天的中国仍然偏重国际法公理性和道义性价值。国际法产生伊始,其本质是国内契约法体系在国际社会的扩展,并非类似国内法意义上的“公法”。随着国际法的发展,特别是国际组织造法的涌现,国际法的公法特征不断增强。中国可以利用自身深厚的公法文化传统,为“公法性”国际法的发展提供方案和智慧。
  • 吴官政 王传丽
  • 全文[ PDF 1824920.0 MB ] 2021.6(8):22-34  共有 3593 人次浏览
  •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与监管权:战略机遇及外部风险
  • [摘要]中国与欧盟原则上达成《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是在当前“逆全球化”横行以及国际形势“不确定性”背景之下中欧合作推进国际经贸治理的重大战略成果。CAI不仅表明中国有意愿接受新一代国际经贸规则,进一步开放市场并约束监管权,而且有能力在协定谈判中为本国发展保留适当的政策空间与监管余地。在市场开放、公平竞争和可持续发展条款方面,CAI接近甚至超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欧盟—日本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如果CAI正式签署并生效,它将开启中国自加入WTO以来新一轮的国际规则接轨与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家补贴制度、提高劳工权益与环境保护、提升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但是,欧盟近期推行单边立法动议,尤其是《外国补贴条例草案》,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特征引入新的规则,旨在限制由国家驱动的对欧投资,使中国对欧投资仍面临不少外部风险。
  • 叶斌
  • 全文[ PDF 2367954.0 MB ] 2021.6(8):3-21  共有 3173 人次浏览
  • 目录
  • [摘要]
  • 全文[ PDF 229430.0 MB ] 2021.6(8):1-2  共有 2833 人次浏览
  • “传播国际人道法”的规范阐释与机制完善
  • [摘要]1949年日内瓦四公约及其1977年两项附加议定书均有“传播国际人道法”的规定,确立了“传播国际人道法”的条约义务。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张,“传播国际人道法”已确立为一项习惯国际法。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是传播国际人道法的重要枢纽。借助国际软法也可以促进国际人道法的传播及其遵守。在缺乏成熟完善的传播国际人道法机制时,国际人道法国家委员会的设立和完善确有必要。中国国际人道法国家委员会可以从协调功能、咨询作用、规划报告和交流工作等方面完善相关制度。在此基础上,中国将自身经验介绍给其他国家,也是中国积极表达制度性话语的体现。
  • 严阳
  • 全文[ PDF 823434.0 MB ] 2021.5(8):114-128  共有 3282 人次浏览
  • 国际经贸规则的边数选择现象与中国对策
  • [摘要]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要求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的改革和发展。在国际经贸合作中,国家或地区政府在有关国际法规则的制定与适用过程中对合作方数量的选择可被称为边数选择。国际经贸规则的边数选择是规则变迁的关键切入点。实践中边数选择已发展出超越合作方数量的内涵。边数选择可分为多边与少边两类,多边选项以多边国际制度为代表,少边选项则囊括了各类区域与双边经贸合作。两类选项的特定内涵及其融合共存的特点为国家的边数选择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欲打破个别国家“规则制华”的不良企图,促进国际经贸秩序健康发展,中国应推动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双向互动,畅通“国内规则—少边规则—多边规则”的规则沟通路径,审慎利用多边选项、重视少边选项,形塑有利于中国的国际经济循环。
  • 钟英通
  • 全文[ PDF 815370.0 MB ] 2021.5(8):100-113  共有 3102 人次浏览
  •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我国商签经贸条约的新范式
  • [摘要]2020年12月30日完成谈判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是继1985年《中欧贸易与经济合作协定》以来中欧经贸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法律文件。与传统投资协定不同,CAI除涵盖投资自由化内容外,还包括大量的服务贸易自由化以及关于公平竞争、国有企业和补贴透明度等监管框架和规则的设计,并通过连接贸易与劳工、环境、气候变化和企业社会责任等问题实现对可持续投资的追求与整体性规制。CAI规则具有全面性和先进性等特点,在诸多方面代表了我国现阶段高水平开放承诺和商签经贸条约的新范式。尽管CAI的生效目前受中欧关系影响而前景未明,但这项史无前例的谈判的如期完成及其所含规则的先进性,足以表明CAI具有重要意义。CAI的后续谈判和批准生效需中欧双方以高度的政治智慧和务实态度予以推进,从而裨益于双方经贸关系的稳定与发展。
  • 石静霞 陈晓霞
  • 全文[ PDF 879669.0 MB ] 2021.5(8):80-99  共有 3376 人次浏览
  • 国际法上“货币黄金案原则”的再审视:法理演进和实践挑战——兼评“...
  • [摘要]随着国际社会日益形成命运共同体,国家间双边争端的多边化趋势明显增强,“货币黄金案原则”的法理及其适用反映了这一趋势。是否适用“货币黄金案原则”应考虑的因素有:第三方的法律利益是否构成现有案件争端的主题事项,并且处理该主题事项的管辖权是否获得第三方的同意;处理第三方的权利和利益是否构成决定审理案件当事方争端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如果存在关于当事方或第三方的法律决定,那么这些决定是否构成足以排除“货币黄金案原则”适用的“赋予条件”。在“毛里求斯与马尔代夫海洋划界案”中,尽管国际海洋法法庭特别分庭没有适用该原则,但本案理应符合“货币黄金案原则”的适用条件排除特别分庭的管辖权。该原则在目前的国际法研究中依然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
  • 徐奇
  • 全文[ PDF 928469.0 MB ] 2021.5(8):55-79  共有 3802 人次浏览
  • 国际机制确定领土主权的权限问题——以“毛里求斯与马尔代夫海洋划界...
  • [摘要]为了维护领土关系的稳定性和确定性,解决领土争端的国际法规则一般较为严格,特别是诉诸国际机制应当取得相关国家的同意。在“毛里求斯与马尔代夫海洋划界案”中,国际海洋法法庭特别分庭主要根据非殖民化与领土主权的密切联系,将关于非殖民化问题的国际法院咨询意见以及联合国大会决议的影响延伸至查戈斯群岛主权。然而,国际法限制了上述国际机构解决领土主权争端的权力,这意味着借助“相关性或影响”的方式确认查戈斯群岛法律地位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国际法院咨询意见的影响要受到咨询管辖权范围、国家同意原则以及咨询意见缺乏法律拘束力的限制。其次,尽管联合国大会在非殖民化方面履行重要职权,但其决议主要具有建议性和政治性,不具有法律拘束力,这也将限制其影响。最后,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特别分庭无权管辖领土主权争端,当事方对领土主权存在明显对立主张证明争端的存在,深入分析领土主张的合理性将突破管辖权限制。因此,特别分庭的裁判扩张了国际法院咨询意见和联合国大会决议的影响以及自身的管辖权,导致在事实上实质影响了相关国家的领土权利,这将无益于领土关系的稳定性和确定性。
  • 宋岩
  • 全文[ PDF 815595.0 MB ] 2021.5(8):43-54  共有 4134 人次浏览
  • 为确立管辖权对“争端是否被解决”争端的判断——从“毛里求斯与马尔...
  • [摘要]国际海洋法法庭特别分庭就“毛里求斯与马尔代夫海洋划界案”作出初步反对意见判决。马尔代夫提出了五项初步反对意见,其关键在于英国与毛里求斯存在未决的关于查戈斯群岛的主权争端问题。特别分庭判断查戈斯群岛主权争端是否依然存在的逻辑是判断国际法院咨询意见及联合国大会决议是否已经解决了该争端。特别分庭在毛里求斯和英国对国际法院咨询意见与联合国大会决议的内涵及法律效果存在争端的情况下,通过判断咨询意见及联大决议的内涵和法律效果,认为查戈斯群岛的主权争端已经被解决,实质上涉及了它本没有管辖权的查戈斯群岛的法律地位问题。为确立其管辖权,特别分庭可以对咨询意见和联合国大会决议的内涵和法律效果作出解释,但行使这种权力应秉持审慎态度。国际性法庭或仲裁庭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应尽可能避免处理第三方权利问题以及实质处理本没有管辖权的主权问题。该案特别分庭在管辖权阶段考虑争议是否存在时,也不应对双方主张进行实质合法性评估。特别分庭的做法体现了司法能动主义的倾向,值得关注。
  • 雷筱璐
  • 全文[ PDF 815336.0 MB ] 2021.5(8):30-42  共有 4185 人次浏览
  • “毛里求斯与马尔代夫海洋划界案”初步反对意见判决的问题、技巧与影...
  • [摘要]国际海洋法法庭特别分庭关于“毛里求斯与马尔代夫海洋划界案”初步反对意见判决至少存在4个值得讨论的国际法问题:特别分庭是否偏离了国际判例法关于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混合争端案件的处理方式;特别分庭是否准确分析了国际法院咨询意见的法律效果;当事国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4条第1—2款和第83条第1—2款承担的解决划界争端的谈判义务,与其依据该公约第283条承担的交换意见义务,是否为同一义务;特别分庭是否准确适用了国际判例法关于国际争端的判断标准。为了确立对该案的管辖权,特别分庭运用了转交、区分、回避等多种司法技巧。该案判决可能引发更多涉及查戈斯群岛的国际争端,也可能导致更多国际争端被提交给国际法院寻求咨询意见。
  • 朱利江
  • 全文[ PDF 802791.0 MB ] 2021.5(8):18-29  共有 4038 人次浏览
  • 谁解决了查戈斯群岛的主权争端?——“毛里求斯与马尔代夫海洋划界案...
  • [摘要]国际海洋法法庭特别分庭在“毛里求斯与马尔代夫海洋划界案”中面对的是一个同时涉及陆地主权归属和海洋划界问题的“混合争端”。然而,查戈斯群岛的主权归属争端竟未能阻止分庭行使对海洋划界争端的管辖权。“查戈斯仲裁裁决”和“查戈斯咨询意见”没有解决查戈斯群岛的主权争端。分庭以一种暗度陈仓的方式移除了这一行使管辖权的障碍。分庭在查明查戈斯群岛主权争端是否存在的过程中评估并否定了当事一方主张的有效性,从而得出主权争端不复存在的结论。分庭的做法超出了查明争端是否存在的管辖权的正当界限,已然构成了对主权争端的解决。鉴于该主权争端涉及第三方,分庭的做法还违反了公认的“货币黄金案原则”。
  • 高健军
  • 全文[ PDF 826400.0 MB ] 2021.5(8):4-17  共有 3559 人次浏览
  • 编者按
  • [摘要]编者按: 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提出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国际法研究者提供了指导和更高的要求,这就包括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国际司法机构的实践,把握国际法发展演进的趋势。 2021年1月,国际海洋法法庭特别分庭就“关于毛里求斯与马尔代夫在印度洋的海洋划界争端案(毛里求斯/马尔代夫)”(本专题简称“毛里求斯与马尔代夫海洋划界案”)作出了初步反对主张判决,确认对两国的海洋边界争端享有管辖权。该案一个重要争议问题在于查戈斯群岛的主权问题。特别分庭就该案所涉法律问题的处理,引发了较大争议。例如,该案争端事项是什么?如何确定争端存在和争端性质?不可或缺的第三方将会如何影响管辖权的确立?国际法院咨询意见和联合国大会决议在管辖权的判断中能发挥何种影响? 查戈斯群岛问题牵涉英国与毛里求斯在20世纪60年代非殖民化进程中的复杂历史纠葛。1965年11月,英国建立“英属印度洋领地”,其中包括查戈斯群岛;1966年12月,英国和美国缔结协议,在查戈斯群岛上建立军事基地。1968年,毛里求斯独立,并开始尝试诉诸各种国内和国际途径以寻求解决查戈斯群岛问题。2010年,毛里求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向英国提起“查戈斯海洋保护区仲裁案”;201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第71/292号决议,请求国际法院就查戈斯群岛1965年从毛里求斯分裂的法律后果发表咨询意见;2019年,毛里求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马尔代夫提出仲裁,后双方签署特别协议,将该案移交国际海洋法法庭特别分庭。 可见,该案是一个有着极其特殊事实背景与程序历史的案件,特别分庭的处理将有可能引发更多涉及主权与海洋权利、国际司法机构职能等方面的国际法论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法研究》2021年第5期,我们策划这一前沿选题,集中刊发与该案相关的五篇论文,以飨读者。希望该案复杂的历史经纬、事实背景与法律运用,能加强我们对大变局下国际法实践的多角度研究,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变动中的国际形势,更好地把握国际法治的发展方向。
  • 全文[ PDF 770473.0 MB ] 2021.5(8):3-3  共有 4051 人次浏览
  • 目录
  • [摘要]
  • 全文[ PDF 210402.0 MB ] 2021.5(8):1-2  共有 3028 人次浏览
 1  2  3